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临床表现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和头晕、上腹不适、抽搐等表现。
1.高血压
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蛋白尿
蛋白尿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可在血压升高后出现,或于血压升高之前发生。
3.水肿
多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会出现水肿,多先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按压后会出现凹陷。
4.头痛和头晕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多为子痫前期的表现。
5.上腹不适
少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6.抽搐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发生,表现为全身抽搐、昏迷。
7.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如果在妊娠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压测量、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必要时还需要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