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起搏系统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及其导线、电源三部分组成,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前需评估,术后需随访,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起搏器受干扰。
1.脉冲发生器:是起搏器的核心部分,由电路和电池组成。它可以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脏,刺激心肌收缩。
2.电极及其导线:电极是与心肌直接接触的部分,通过它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传递到心肌。电极有不同的类型,如单极、双极等。导线则用于连接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将电流传输到心脏。
3.电源:起搏器的电源通常为锂电池,用于提供脉冲发生器所需的能量。电池寿命一般为5-10年,需要定期更换。
心脏起搏器起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其有规律地收缩,从而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它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等。对于这些疾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心率,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等。如果患者被诊断为需要心脏起搏器治疗,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植入。手术过程通常在1-2小时内完成,患者在术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以确保伤口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起搏器只是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在术后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起搏器受到干扰,如避免靠近强磁场、避免剧烈运动等。如果出现起搏器故障或异常,应及时就医。
总之,心脏起搏器起搏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对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