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根据病程、病原微生物和受累部位进行分类,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需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内。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起病相对较缓,主要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皮肤瘀斑等,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3.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自体瓣膜病变引起,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4.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引起,如机械瓣、生物瓣等。
5.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要与静脉药瘾有关,常累及右心瓣膜。
6.病原体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特定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真菌、细菌、病毒等。
7.无明确病原体感染性心内膜炎
无法明确病原体,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
在治疗方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等。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尤其是存在心脏杂音、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静脉药瘾者等,应注意预防感染,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