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症状
1.无症状期患者仅有血尿酸持续升高或波动性升高,从血尿酸增高至出现症状的时间可长达数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
2.急性关节炎期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指、腕、肘等关节。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3.间歇发作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4.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佳的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软骨、肌腱、滑囊液和软组织中,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多发生于耳轮、跖趾、指间、掌指、肘等关节及关节周围,大小不一,可导致畸形、功能障碍、破溃、窦道形成。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5.肾脏病变(1)尿酸盐肾病: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表现,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1)饮食控制: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保证尿量。
(2)戒酒:尤其是啤酒,避免饮用含果糖的饮料。
(3)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适当运动。
(4)避免诱因:避免劳累、感染、手术、寒冷、暴饮暴食等。
2.药物治疗(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
(2)秋水仙碱:对急性发作有特效。
(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上述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者。
(4)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血管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如痛风石剔除术、关节融合术等。
三、特殊人群治疗
1.孕妇(1)无症状者:一般不进行药物治疗,通过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血尿酸水平。
(2)急性关节炎发作: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
(3)慢性期:可使用降尿酸药物,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密切监测血尿酸水平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2.儿童儿童痛风相对少见,多与遗传因素有关。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
3.老年人老年人痛风的症状多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同时,要关注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痛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血尿酸水平,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