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信号的分泌和传递,进而减轻疼痛,不同药物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非甾体抗炎止痛药
前列腺素属于炎症介质,机体疼痛多与炎症反应有关,而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起到止痛的目的,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片等。
2、中枢性止痛药
常用药物是曲马多、卡马西平等,通过抑制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影响痛觉传递,起到镇痛的作用。
3、麻醉性止痛药
临床上该类药物包括吗啡、杜冷丁等,服用后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处,通过增加人体脑内的抗痛系统,以减轻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感受,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由于麻醉性止痛药的止痛作用较强,长期使用还会有成瘾性,所以临床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且用药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4、解痉止痛药
该类药物能够抑制平滑肌痉挛性疼痛,适用于胃肠、胆道的绞痛治疗,常见药物有阿托品、颠茄片等。
5、抗焦虑类止痛药
一般用于紧张性头痛治疗,患者头痛发作时由于面部肌肉紧张、收缩,容易使疼痛更加严重,服用抗焦虑类止痛药物后,可以使情绪稳定、肌肉放松,代表药物有地西泮、艾司唑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