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疼的中药有白芍、甘草、延胡索、木香、砂仁等,这些中药具有补血柔肝、清热解毒、止痛、健脾消食等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对胃疼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胃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白芍
白芍性凉,味苦酸,入肝、脾经,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所以白芍常常被用于治疗胃疼。
2.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作用。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抑制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
3.延胡索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入肝、脾、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延胡索中的延胡索乙素具有镇痛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而止痛,所以延胡索常常被用于治疗胃疼。
4.木香
木香性温,味辛苦,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木香中的木香内酯能抑制离体小肠的收缩,促进胃排空,所以木香常常被用于治疗胃疼。
5.砂仁
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砂仁中的砂仁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排除消化道积气,所以砂仁常常被用于治疗胃疼。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使用中药治疗胃疼,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胃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如果胃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