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升高型高血压需要引起重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优化药物治疗、加强血压监测、排查继发因素、心理调节等措施干预。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血压。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观看刺激的影视作品或使用电子设备,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升高。饮食上,严格控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减少夜间进食量,避免晚餐过饱或进食高油脂、高糖食物,以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压上升。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血管的刺激。
2.优化药物治疗
告知医生血压夜间升高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可选择长效降压药物,其作用时间长,能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尤其对夜间血压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服药时间,如将药物改在睡前服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并非所有药物都适合睡前服用,错误的服药时间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3.加强血压监测
购买经过验证的家用电子血压计,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特别是在夜间,可分别在睡前、夜间起床时及清晨起床后测量,记录血压数值,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血压波动情况,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排查继发因素
部分夜间高血压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夜间睡眠时会出现呼吸暂停,导致缺氧,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若存在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血压也可能随之得到改善。
5.心理调节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影响血压,学会释放压力,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稳定夜间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