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流感后,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根据症状选择解热镇痛药、抗鼻塞药、抗组胺药等进行对症治疗。高危人群还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1.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来缓解症状。
抗鼻塞药: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使用抗鼻塞药,如伪麻黄碱等。
抗组胺药:如果出现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2.抗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目前抗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目前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不建议单独使用。
3.中医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颗粒、银翘解毒片等中成药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4.其他治疗:
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并发症治疗:如果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患者应在发病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高危人群。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呼吸困难、持续高热、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感染流感后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这些人群也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的发生。
总之,感染流感后应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应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呼吸道清洁,以预防流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