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眼歪斜,又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其原因包括感染性病变、特发性面神经瘫痪、神经源性损伤等,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感染性病变约42.5%的面瘫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名列面瘫的原因排行的第一名。这是因为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引发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
2.特发性面神经瘫痪该情况的发病率占面瘫的33.3%。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这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致病。
3.神经源性损伤约13.5%的面瘫患者是由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损伤引起。
二.治疗
1.药物治疗面瘫的初期,患者可服用适量的泼尼松,同时服用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药物需要遵医嘱进行合理使用。
2.物理疗法在面瘫的早期,患者可进行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药物导入等物理治疗,以促进炎症消散、水肿减轻。
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面瘫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4.手术治疗如果面瘫是由于肿瘤等原因引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