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角化型、汗疱型五种类型。
1、水疱型
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趾缝间皮肤发生裂隙,夏季产生水疱,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丹毒、败血症等。
4、角化型
多由水疱型、糜烂型脚气发展而成,病久后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冬天易皲裂。
5、汗疱型
在足跖部或趾间及足底出现水疱,疱壁较厚,疏散或密集分布,邻近损害可融合,疱液澄清,干涸后形成衣领状脱屑,自觉瘙痒。
需要注意的是,脚气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洗脚盆、拖鞋等物品。同时,应积极治疗脚气,避免搔抓,以防自身传染或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