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可能是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产道感染与接触传播等原因引起的。
1、真菌感染
鹅口疮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白色念珠菌是人体口腔、肠道、阴道等黏膜部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时,它可大量繁殖并致病。
2、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是鹅口疮发生的重要原因。婴幼儿、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从而患上鹅口疮。
3、不良卫生习惯
口腔卫生不良也是鹅口疮的诱因之一。不注意口腔卫生,如不及时刷牙、漱口,或使用不洁的奶嘴、奶瓶等喂养器具,为白色念珠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增加了鹅口疮的发生几率。
4、产道感染与接触传播
孕妇在孕期若患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可能通过产道将白色念珠菌传递给新生儿,导致鹅口疮。此外,婴幼儿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也可能感染鹅口疮。
需要注意,鹅口疮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对于婴幼儿等高风险群体,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照顾,预防鹅口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