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根据症状可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各期症状不同,包括硬下疳、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皮肤梅毒疹、扁平湿疣、黏膜损害、梅毒性脱发、骨关节损害、眼部损害、皮肤黏膜损害、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等。
一.一期梅毒
1.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至4周出现,为单个、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溃疡,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硬,无脓液,可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多见于外生殖器,发生于唇、舌、乳房、手指等部位。
2.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可单个也可多个,质地硬,无疼痛,表面无红肿,无破溃,称为硬下疳横痃。
二.二期梅毒
1.皮肤梅毒疹为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可分为斑疹、丘疹、脓疱、蛎壳状疹等,通常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
2.扁平湿疣为二期梅毒特征性表现,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腹股沟、股内侧等部位,表现为潮湿的扁平丘疹,表面可有糜烂,渗出液多。
3.黏膜损害可发生在口腔、咽、喉、生殖器黏膜,表现为黏膜红斑、水肿,表面可有渗出物,可形成糜烂或溃疡。
4.梅毒性脱发在感染后2至6个月出现,表现为头发呈虫蚀状或弥漫性脱发,可再生。
5.骨关节损害可出现骨膜炎、骨炎、关节炎等表现,常发生于大关节,对称性,无游走性,疼痛不明显。
6.眼部损害可出现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炎等表现,可导致视力下降。
三.三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可出现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等表现,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面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侧,为铜红色浸润性结节,不破溃,无自觉症状,消退后可遗留萎缩性瘢痕。树胶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如皮肤、黏膜、骨骼等,表现为浸润性斑块,可破溃形成溃疡,愈后形成瘢痕。
2.心血管梅毒可出现梅毒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梅毒性冠状动脉炎、心肌梗死等表现。
3.神经梅毒可出现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脑膜梅毒、麻痹性痴呆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梅毒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不能仅凭症状来诊断梅毒。如果有过高危性行为,怀疑感染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梅毒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剃须刀等物品,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应积极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