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在临床上多指呕血,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感知上错觉将咯血称之为吐血,头晕咯血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造成的,而头晕呕血多是由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疾病所致。
1、支气管炎
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可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破裂,引起咯血。当病情较为严重时,可造成呼吸困难,使大脑缺氧,引起头晕。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经过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2、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可导致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进而使血液渗出,引起咯血。该病还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出现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肺结核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无需过度担忧。但是若是未合理治疗,感染可能会从肺部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
3、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溃疡面血管破裂,引起呕血现象。若呕血量较多,可导致体内血液减少,头部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表现为头晕。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免溃疡持续进展,引起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由于咳嗽、剧烈呕吐等因素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可出现呕血的现象,甚至会导致贫血,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大量出血引起休克,威胁患者的健康。
除了上述原因外,胃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也会导致头晕、呕血等相关症状。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有逐渐加重的迹象,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