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2小时左右胃反酸可以分为生理性泛酸和病理性泛酸。
一、生理性泛酸
1.饮食若人体食用大量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或过烫食物均可能刺激胃部,致使胃酸分泌过多,且由于机体进食过多,胃负担较大,食物残渣可伴随酸性物质反流至口咽部,从而形成反酸,另外若进食过多难消化食物,胃分解过程中,剩余糖分在胃肠道进一步发酵,亦可诱发反酸。
2.药物若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片、吲哚美辛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亦可能导致胃部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胃酸增多、腹泻、溃疡等,其原因与药物对胃黏膜刺激、抑制胃黏膜分泌防御物质、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及减慢胃黏膜上皮细胞更新速度等密切相关。患者可能是由于进食过少,且在饭后2小时服用药物,进一步刺激胃部,故引起反酸症状加剧。
二、病理性泛酸
胃酸过多亦可导致患者出现反酸表现,临床上胃酸过多通常由于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胃功能障碍等疾病引起,可直接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出现胃部烧灼痛、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故患者即使进食量较多,亦会导致食物被快速分解,导致进食2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反酸等症状。
如果由于生理因素引起反酸,一般症状可自行缓解,若由于病理因素引起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以防影响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