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期指的是感染后2至4周,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痛、腹泻、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口腔炎等。
1.发热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攻击时,会导致发热,持续时间可能为数天至数周不等。
2.头痛
头痛是艾滋病急性期的常见症状,可能还会伴随眼睛疼痛、后脑痛等情况。
3.腹泻
感染艾滋病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肠道很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腹泻,急性期腹泻常常呈现稀水样。
4.肌肉疼痛
感染艾滋病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时,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
5.淋巴结肿大
由于艾滋病病毒会攻击免疫系统,作为免疫器官的淋巴结就会受到刺激而出现肿大的现象,还会伴有疼痛,一般以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比较多见。
6.皮肤损害
艾滋病急性期,患者的面部、四肢以及躯干等部位还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者皮疹,偶尔会出现弥漫性荨麻疹或者水疱疹,但通常不会有瘙痒不适感。
7.口腔炎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疼痛、吞咽困难等,也是艾滋病急性期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果近期有高危性行为,或者发生过职业暴露,并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完善艾滋病抗体筛查,明确有无感染。确诊感染的患者需要遵医嘱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速度,减轻对身体的损害。
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且对身体的危害比较大,所以平时应该注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高危性行为,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预防发生职业暴露,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