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需要根据肝脏疾病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癌等,具体如下:
1、脂肪肝
脂肪肝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多与遗传、大量饮酒、肥胖、活动过少、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脂肪肝患者需要积极戒酒,同时要适当减肥,并坚持运动,以改善病情。若经3-6个月的生活调理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可以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非诺贝特、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血脂代谢,辅助减肥,控制病情。病情较重时,可以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减肥手术等手术治疗。
脂肪肝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和病因,患者确诊后应该积极干预,尽快去除病因,以争取获得良好预后。
2、病毒性肝炎
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后,肝炎病毒可不断侵犯肝脏组织,引起病毒性肝炎。
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治疗。对于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使用索磷布韦、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属于重型患者,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肝治疗或者肝移植手术治疗。
病毒性肝炎在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能够降低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无需过度担心。
3、肝癌
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饮酒、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原因有关。
肝癌的患者可以就医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主要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手术等。术后可辅以化疗、化疗等,其中化疗常用的药物有紫杉醇、顺铂等。对于不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也可以只进行化疗、放疗等。
肝癌患者应该早期就医治疗,提高治愈率。一旦患者进入晚期,肝脏部位的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则通常无法治愈,并且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