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在于病因、传染性、症状、治疗、高危人群的易感性等方面。
1、病因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所引起,其中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比较常见。
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所导致,有时也包括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强,容易导致季节性流行或大流行。
2、传染性
普通感冒传染性较弱,全年均可发生,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流行。
流感传染性强,能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形成人群的爆发和流行,特别是在冬春季节,流感疫情较为常见。
3、症状
普通感冒临床表现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以及头痛等,无发热或只有轻度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流感临床症状较重,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以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少数病例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
4、治疗
普通感冒没有针对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通常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如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等,多数患者病程持续7-10天即可自行痊愈。
流感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应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能够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能明显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用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5、高危人群的易感性
普通感冒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但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流感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孕妇等高风险群体,流感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威胁甚至死亡。这些人群在流感季节应特别注意防护,及时接种疫苗。
若是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