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泡酒具有温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托疮毒等功效与作用,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使用时需注意服用量、适用人群、不宜同食等禁忌和风险,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保存。
鹿茸泡酒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温肾阳、益精血、强筋骨、托疮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鹿茸泡酒也有一些使用禁忌和风险,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在使用前,应了解相关知识,避免不良反应。
1.功效与作用:
温肾阳:鹿茸性温,归肾经,能补助肾阳,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导致的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症状。
益精血: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能益精血,可用于治疗精血不足、眩晕耳鸣、耳聋、面色苍白、精神疲乏等症状。
强筋骨:鹿茸能壮肾阳、益精血,还能强筋骨,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行迟、齿迟等症状。
托疮毒:鹿茸能补阳气、托疮毒,可用于治疗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等症状。
2.使用禁忌:
服用量:鹿茸泡酒每日饮用不宜超过30毫升,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头晕、目赤、咽喉肿痛、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适用人群:鹿茸性温,凡发热、风寒外感未除者、阳盛身体壮实者、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者均不宜服用。
不宜同食:鹿茸不宜与茶叶、咖啡、可乐、果汁等含有咖啡因或刺激性物质的饮料同食,以免影响药效。
3.使用方法:
直接饮用:将适量的鹿茸泡酒直接饮用,每次饮用10-15毫升,每日2-3次。
加入其他药材:将鹿茸泡酒与其他药材一起浸泡,制成药酒饮用。例如,将鹿茸、人参、枸杞等药材一起浸泡,制成参茸固本酒,具有补肾助阳、益气固本的功效。
外用:将鹿茸泡酒涂抹于患处,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
4.识别技巧:
看外形:鹿茸为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厘米,锯口直径4-5厘米,离锯口约1厘米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厘米,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
闻气味:鹿茸气微腥,味微咸。
尝味道:鹿茸味甘、咸。
总之,鹿茸泡酒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使用时需注意适用人群、服用量和使用方法。同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鹿茸泡酒,并注意保存,以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