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和低血压不是一回事,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贫血和低血压的症状、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均不同。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也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贫血和低血压的症状也不同。贫血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发生的速度,轻者除脸色苍白外可无任何症状;稍重者可出现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心率增快、心脏杂音、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低血压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贫血和低血压的危害也不同。贫血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记忆力、注意力、运动能力等,还可能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低血压可能会影响大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导致头晕、晕厥、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贫血和低血压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治疗、输血治疗、脾切除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低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
贫血和低血压的预防方法也不同。贫血的预防方法主要有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避免接触有害因素等。低血压的预防方法主要有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久站或突然改变体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总之,贫血和低血压虽然都属于血液系统疾病,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如果出现贫血或低血压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