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太硬导致出血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痔、肛裂等疾病因素造成的,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一、生理因素
天气过于干燥,且饮水量较少,则会使肠道内缺少水分,造成大便太硬,排出时过度用力,可损伤肛管皮肤,引起出血现象。
这种情况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患者只需要增加饮水量即可,能够软化大便,出血症状也可自愈。
二、疾病因素
1、痔痔是由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引起的疾病,可引起排便疼痛,患者可能会因疼痛不敢排便,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堆积时间过长,肠道会吸收大便中的水分,造成大便太硬,排便时可能会损伤痔或者肛管皮肤,引起出血。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利丙双卡因乳膏、复方苯佐卡因软膏等局麻药进行治疗,以减轻疼痛。出血较多时,可以使用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维生素K1等止血药进行治疗。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通过规范治疗后,预后一般良好。
2、肛裂肛裂的发生与感染、肛管狭窄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肛门疼痛、便血等,使患者因疼痛不敢排便,造成大便太硬,大便过硬时也可能会加重肛裂出血。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容积性泻剂、盐类泻剂、渗透性泻剂等,使大便变软。肛裂严重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肛门皮瓣技术、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等。肛裂经过规范治疗后,病情可痊愈。若未治疗,长期未愈合肛裂,可并发肛周脓肿、肛瘘等。
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针对病因进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改善,无需过度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