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下子宫肌瘤是指子宫肌瘤生长于浆膜下,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或没有蒂,表面由子宫浆膜层覆盖的一种肌瘤。它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通常占子宫肌瘤的20%左右。
浆膜下子宫肌瘤的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激素水平、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可能在其发生中起作用。激素水平方面,雌性激素过高是诱发子宫肌瘤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因素方面,家族中有此病患者,其他成员患此病的风险会增高。其他因素方面,不洁的性生活、不良情绪以及生活污染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浆膜下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如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月经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等。当肌瘤较大时,患者还可能在下腹部触及包块,并伴有下坠感。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以暂时不用治疗,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病情是否出现明显变化。对于存在症状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减缓肌瘤生长,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片、地屈孕酮片、桂枝茯苓胶囊、达那唑胶囊等。如果肌瘤较大或者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肌瘤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另外,也可以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利用高频电流破坏肌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一般经过积极干预,病情都能够得到较好控制,所以不用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