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小孩肚子疼、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喂养不当、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道寄生虫感染、肠套叠等。
1.喂养不当
过量喂食、食物种类不适合小孩的年龄或消化能力、食物过冷或过热、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容易引起小孩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肚子疼和呕吐。
建议家长根据小孩的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喂食。同时可以选择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羹、米粥等。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来帮助改善胃肠道功能。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这些病原体一般通过食物、水或接触传播给小孩,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引发肚子疼,导致呕吐症状。
家长应确保小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每天1000-1500ml为佳,防止脱水,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如果和细菌感染相关,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头孢克洛等药物,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如果为病毒感染所致,多数存在一定的自限性,可考虑自行恢复,必要时对症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甲氧氯普胺等药物,以起到止痛,止吐的作用。
3.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炎症会导致淋巴结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引发肚子疼、呕吐等症状。
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青霉素、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可以快速消炎。家长应保证小孩有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恢复。
4.肠道寄生虫感染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由蛔虫、钩虫、蛲虫等寄生虫在肠道内寄生引起的,这些寄生虫会损伤肠道黏膜,引发肚子疼,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呕吐、乏力等症状。
确诊后,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等药物,起到杀虫的作用。日常应加强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和水,以防再次感染。
5.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会引起剧烈的肚子疼和呕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肠梗阻和肠坏死,相对较为严重。
一旦发现小孩出现肠套叠的症状,应进行专业治疗,使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而如果空气灌肠无法复位,或肠套叠时间过长导致肠坏死,则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引起原因相对较多,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