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会非常痛。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尿酸盐晶体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的炎症,所以当微小的尿酸盐晶体刺激并损伤周围组织时,便会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和疼痛。
痛风患者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可出现红肿、灼热、剧痛等症状,通常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往往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且疼痛程度可迅速达到高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并且,痛风的发作往往没有明确的预兆,患者可能前一天还安然无恙,第二天就因关节疼痛而无法行走。这种不确定性让患者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生怕疼痛再次来袭。
如果未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痛风会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都可能比前一次更加严重。长期反复发作不仅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肾脏损害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确诊痛风,应积极采取治疗,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调整饮食
痛风患者需要避免或减少摄入高嘌呤食物,如猪肝、虾蟹、咖啡、酒等,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建议多吃碱性食物,如白菜、芹菜、黄瓜、南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中和体内酸性物质,促进尿酸排出。此外,还要多饮水,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建议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
2.改善生活方式
日常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还应保持健康体重,坚持合理运动方法,如散步、打太极等,但不宜剧烈活动,痛风发作时应停止锻炼。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对痛风控制不利,所以应尽量避免。
3.药物治疗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依托考昔等药物治疗,帮助迅速缓解炎症并起到止痛作用。在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可以遵医嘱使用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治疗,能够控制尿酸水平。
4.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大量痛风石积聚或关节严重破坏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将痛风石剔除,然后对关节进行矫形。如果痛风导致关节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重建手术,如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