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血一般指鼻出血,鼻出血可能是鼻腔干燥、用力擤鼻、手术及插管损伤、鼻炎、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采取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帮助止血。
1.鼻腔干燥
长时间在干燥的环境中,鼻腔黏膜容易受到刺激,造成血管扩张和破裂,导致出血。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以减少鼻腔黏膜的干燥和出血风险。
2.用力擤鼻
患者用力擤鼻动作,也可能造成鼻腔黏膜或血管的损伤,引发出血问题。患者可以尝试坐直,头稍微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腔两侧的鼻软骨,持续用力按压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
3.手术及插管损伤
鼻部手术后的创伤以及经鼻腔插管等操作不当,也可能造成局部黏膜损伤,诱发鼻出血问题。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额头或鼻根处,能够收缩血管,减少鼻腔供血,达到止血的效果。
4.鼻炎
鼻炎疾病期间在炎性物质的不断刺激下,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使鼻腔黏膜易于破裂出血。患者应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丙烯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出血症状。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动脉硬化和血管壁脆弱的情况,血压的突然升高会对鼻腔黏膜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引起局部出血。对于出血量较大且出血部位在鼻腔前端或中隔前端,可以考虑配合医生进行前鼻孔填塞术或后鼻孔填塞术。
建议鼻出血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的患者,应该避免下咽,以免导致恶心、呕吐,并应及时就医。同时,避免仰卧,因为仰卧可能会导致血液从咽喉后壁流入食道、胃部或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