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0mmHg及以上就算高血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收缩压达到140mmHg或以上,和(或)舒张压达到90mmHg或以上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这是经过大量医学研究和实践确定的界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例如增加心脏病发作、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风险。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承受过高压力,使其弹性下降、变硬变脆,容易引发血管病变。
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生活方式因素,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此外,年龄增长、肥胖、某些疾病等也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偶尔一次测量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mmHg不能立即诊断为高血压。需要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以排除因紧张、运动等因素导致的暂时性血压升高。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相关因素。
一旦确诊高血压,积极治疗非常关键。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以及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其潜在危害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