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的常见疾病,好发于产后3-4周,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可通过乳头皮肤破损、乳管逆行或血液循环播散引发,初产妇更易发生。预防重于治疗,哺乳期女性应注意乳头清洁,避免损伤,养成良好哺乳习惯,患病后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化脓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哺乳期女性,绝大多数发生在产后3-4周。其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头内陷、乳管不通畅或哺乳方法不正确、乳腺外伤等,均可导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的条件。
细菌可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也可通过乳管逆行而上,甚至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乳腺。
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更容易引起乳管的阻塞,使乳汁淤积加重。哺乳期的女性应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如果乳头内陷,可经常挤捏、提拉进行矫正。
得了化脓性乳腺炎后,如果症状较轻,可继续哺乳,但在喂奶前后应清洁乳头、婴儿的口腔,并将乳房内的乳汁吸空。如果症状较重,如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应停止哺乳,吸出乳汁,用绷带托起乳房,局部热敷,以促进炎症的消散,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已形成脓肿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切口一般以乳头、乳晕为中心呈放射形,乳晕下浅脓肿可沿乳晕做弧形切口,脓肿位于乳房后,应在乳房下部皮肤皱襞1~2cm做弧形切口。所有脓肿切开后均应放置引流物,每日换药。脓液应常规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总之,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的常见疾病,预防重于治疗。哺乳期的女性应注意乳头的清洁,避免乳头损伤,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一旦发生乳腺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