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检查和排除其他疾病。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检查包括前鼻镜、鼻内镜、X线鼻窦摄片等。诊断需综合考虑症状和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免疫治疗。
根据慢性鼻炎的诊断标准,以下是对该问题的具体分析:
1.症状:
鼻塞: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即白天或运动后减轻,夜间或静坐时加重。
流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嗅觉减退: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全身症状: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2.检查:
前鼻镜检查:鼻粘膜肿胀,表面光滑、湿润,一般呈暗红色。鼻甲黏膜柔软而富有弹性,探针轻压可现凹陷,但移开探针则凹陷很快复原,特别在前端鼻中隔黏膜处,前鼻镜检查最为明显。若见下鼻甲明显肥大,常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著,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或不能见到凹陷,或者虽见到凹陷,但鼻甲的回缩力差,则表示鼻黏膜已呈实质性肥厚。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下可见鼻粘膜充血、肿胀,下鼻甲肿大,表面不平,鼻道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病变者,可进行鼻窦X线摄片检查,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用于检测变应原,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帮助。
特异性IgE检测: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水平,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诊断:
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肿瘤等。
4.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药物治疗:包括局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
手术治疗:如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等,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明显结构异常的患者。
免疫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鼻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检查结果和病史等因素。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于慢性鼻炎患者,应积极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