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与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早、多孕多产等因素相关,近年呈年轻化趋势。其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出现阴道流血、排液等症状。主要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以放疗和化疗为主。预防方面,可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注意个人卫生,戒烟限酒。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以下是关于宫颈癌的一些信息:
1.病因: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高危因素: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感染;吸烟;口服避孕药;免疫抑制等。
2.临床表现: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阴道流血: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
3.诊断:
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阴道镜检查:可以观察宫颈表面的血管和上皮形态,有助于发现可疑病变。
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
其他检查:如盆腔MRI、CT等,有助于了解宫颈癌的病变范围和转移情况。
4.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情况可辅以放疗或化疗;晚期宫颈癌主要以放疗和化疗为主。
5.预防:
接种HPV疫苗:可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定期筛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对身体的危害。
总之,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女性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