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良性疾病、避免高危因素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占乳腺癌的70%~80%。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癌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以下是关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一、什么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这些癌细胞具有侵袭性,能够突破乳腺导管的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
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能包括:
1.乳房肿块:乳房内可摸到质地硬、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的肿块,多数无明显疼痛。
2.乳房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可能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乳头回缩等。
3.乳头溢液:乳头可能有血性、浆液性或水样分泌物。
4.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可摸到质地硬、活动度差的肿大淋巴结。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由其他良性疾病引起,因此,如果发现乳房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乳房、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等部位,了解乳房的情况。
2.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帮助发现乳房内的肿块或异常。
3.病理检查:通过对肿块进行病理活检,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性质。病理检查是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金标准。
4.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基因检测等,可帮助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和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综合制定。
1.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
2.放疗:放疗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晚期肿瘤的治疗。
3.化疗:化疗是全身性治疗方法,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
4.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抑制激素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5.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如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治疗方法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
2.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进行筛查。
3.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及时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4.避免高危因素:减少雌激素的暴露,如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和保健品、避免长期口服避孕药等。
总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女性应关注乳房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