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皮疹通常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但个别患儿会出现瘙痒,多与过敏有关。
手足口病长的痘痘通常不会痒。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患者可出现过敏、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肺功能衰竭等,多发生于感染后3-5天,预后较差。
手足口病的皮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但个别患儿可出现瘙痒,多与过敏有关。如果手足口病皮疹瘙痒,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手足口病皮疹出现感染,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如果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人群是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患儿,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