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当脾虚或受外界刺激时,涎液可能会不自主流出,即“流涎”。益智仁、白术、山药、芡实等中药具有摄涎止唾的功效。
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在脾虚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时,涎液可能会不自主地流出,即“流涎”。中医有一些中药具有摄涎止唾的功效,以下是其中几种:
1.益智仁:具有温脾摄涎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口涎自流等症状。
2.白术:能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对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痰饮、带下等有一定的疗效。
3.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4.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常用于治疗遗精、遗尿、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中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