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改变,症状轻重与下垂程度不一致,主要表现有腹胀及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神经精神症状等。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和胃肠钡餐造影。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腹部保暖、定期复查。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胃下垂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胃下垂的程度并不一致,其主要表现如下:
1.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
6.体检: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和胃肠钡餐造影。X线检查不仅可显示胃的位置、形态、大小,还可观察胃的蠕动情况。胃肠钡餐造影可更清晰地显示胃黏膜的形态和胃壁的蠕动情况,有助于诊断胃下垂。
胃下垂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胃下垂患者应注意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饭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休息。
2.药物治疗:胃下垂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胃动力药、助消化药等,以缓解症状。
3.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胃下垂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可采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方法进行治疗。
4.手术治疗:如果胃下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幽门梗阻、胃出血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胃下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张力,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
4.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