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经络分别指什么

张萌萌 2025-07-15 17:38:00 1

十二条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与人体的脏腑、气血、五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十二条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它们与人体的脏腑、气血、五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关于十二条经络的详细介绍:

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于脾。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行,经膝关节外侧,下行至腓骨小头前,下出外踝前面,沿足背行至第2趾外侧端(厉兑穴)。分支:从膝下3寸处下行,经小腿外侧,下行至外踝尖,向前进入足背,沿第1、2跖骨间,出趾端,前行交于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穴,向下进入缺盆,络心,沿食道,通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穴)。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沿颈部下行,到肩胛部,左右相交于大椎穴,再向下行于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络肾,属膀胱。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经小腿后面,至外踝后,进入足外侧,沿足背行至第5趾外侧端(至阴穴)。分支:从昆仑穴分出,前行入足跟部,向下沿足外侧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部,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上项,沿耳后直上,出于耳部上行至额角,再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眶下。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丝竹空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沿颈部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后。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部,经过季肋,下行至髋关节处(环跳穴)。沿下肢外侧中线,经外踝前,下行至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穴)。分支:从足背分出,前行出足趾端,回折向上,经足背至第2趾外侧端,交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的里边。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总之,十二条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人体的脏腑、气血、五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点赞
相关资源

热敷臀部能打通臀部经络吗 2025-07-15

一般情况下,热敷臀部能打通臀部经络。臀部位于人体中部,是经络气血运行关键枢纽。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通道,而臀部汇聚多条重要经络,如督脉、任脉、循行腿部的六条经络等。热敷臀部通过温热刺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起到疏通经络作用。通过热敷


腿部经络不通的症状 2025-07-15

腿部经络不通可能导致疼痛、麻木、无力、肿胀、皮肤变化、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1.疼痛腿部经络不通可能会引起疼痛,疼痛的性质可能是酸痛、胀痛、刺痛等,疼痛的部位可能是局部,也可能是放射性的。2.麻木腿部经络不通可能会导致麻木感,麻木的范围可能是局部,也可能是


背部经络疏通好处与功效 2025-07-15

背部经络疏通好处与功效有调节脏腑功能、疏通气血运行、祛风散寒除湿等。1.调节脏腑功能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等多条经络循行之处,膀胱经上分布着众多脏腑俞穴,如心俞、肝俞、脾俞等。疏通背部经络可刺激这些俞穴,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运行和功能,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


经络减肥瘦得太快了是真的吗 2025-07-15

经络减肥瘦得太快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经络减肥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抑制食欲等目的。从理论上讲,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内环境,使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更加平衡,进而实现体重的下降。然而,减肥速度因人而异,受到多


经络速通的方法有什么 2025-07-15

经络速通是一种声称可以促进经络气血流通、缓解疾病的方法,但目前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其有效性。经络速通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但其科学性存在争议。虽然有一些关于经络速通的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需要更严谨的科学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在接受经络速通治疗时,应选


经络与血管的区别 2025-07-15

经络与血管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系统,它们在功能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1.经络与血管的区别:循行路线: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和孙络,其循行路线是有规律的,并且与脏腑、组织器官有密切的联系。而血管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的循行路线主要


腿六条经络的位置是什么 2025-07-15

腿部的六条经络包括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与脏腑、组织和器官密切相关,按摩刺激这些经络可调节气血、脏腑功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腿部有六条经络,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经络与人体的脏腑、


按压臀部很痛是经络不通吗 2025-07-15

按压臀部很痛可能是经络不通,也可能是肌肉紧张或损伤、髋关节问题、神经问题、骨骼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具体原因需就医检查确定。1.肌肉紧张或损伤: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过度运动或受伤都可能导致臀部肌肉紧张或损伤,从而引起疼痛。2.髋关节问题:髋关节的疾病或损伤,如髋


左上臂有哪些穴位经络 2025-07-15

左上臂主要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心经三条经络通过,以及天府、侠白、尺泽等九个穴位,这些穴位和经络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着密切关系,按摩或刺激穴位可调节气血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左上臂主要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心经三条经络通过,以及天府、


背部通经络有什么好处和功效 2025-07-15

背部通经络有以下好处和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背部经络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通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2.缓解疼痛:许多疾病和不适都与经络堵塞有关,背部通经络可以帮助缓解因经络堵塞引起的疼痛,如颈椎病、肩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