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病因包括种植、化生、医源性内膜移植和免疫等因素,可引起痛经、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检查方法有妇科检查、超声、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及其他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经期注意事项等。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以下是关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种植学说: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种植在卵巢和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化生内膜:卵巢表面上皮、腹膜化生为子宫内膜。
医源性内膜移植:剖宫产术、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可将子宫肌层中的子宫内膜碎片带入卵巢,使卵巢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学说:异位内膜可引起局部免疫反应,导致腹腔液中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2.症状:
痛经:痛经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常见的症状,多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性交痛:性交时疼痛,可能与囊肿位置有关。
月经异常: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慢性盆腔痛、低热、乏力等症状。
3.检查:
妇科检查:可触及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及宫骶韧带扪及触痛性结节。
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内有囊性肿物,边界不清。
血清CA125测定:血清CA125水平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金标准,可在腹腔镜下直接观察卵巢及盆腔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
4.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主要药物有孕激素、口服避孕药、高效孕激素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其他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治疗等。
5.预防: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经期避免性生活。
及时治疗生殖道畸形等疾病。
避免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
总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引起痛经、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