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而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体原因如下: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2.这些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L氢氧化钠、5%甲醛、0.5%过氧乙酸及5%氯酸钠等都能将其灭活。
3.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而感染。
4.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此外,手足口病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接触手足口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感染。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超市等,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要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勤通风,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上学或参加集体活动,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