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特殊人群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预防方面,应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定期体检。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以下是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内容: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于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
其他:部分患者有腹胀、黄疸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一般持续3~5天。
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
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对诊断有意义。
白细胞计数:多数患者有白细胞升高。
3.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和胰周积液。
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重要价值,可显示胰腺的炎症程度和并发症。
4.诊断标准
急性、突发的上腹部疼痛。
血淀粉酶或尿淀粉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有炎症改变。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减轻胰腺负担。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早期禁食,后期给予肠内营养。
2.药物治疗
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奥曲肽等。
止痛:哌替啶等。
抗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抑酸:奥美拉唑等。
3.内镜治疗
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4.手术治疗
对于重症胰腺炎,出现胰腺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或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
5.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对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下降,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儿童: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成人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3.妊娠期妇女: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非妊娠期妇女相同,但在药物选择上应注意对胎儿的影响。
四、预防
1.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2.避免暴饮暴食。
3.戒酒。
4.定期体检。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预防,避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