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主要有按动脉血气分析、发病急缓、病变部位、血气分析结果等分类方法,不同分类各有特点,有助于评估和治疗。
根据呼吸衰竭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为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为PaO2<60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2.按发病急缓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患、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麻醉或手术等,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肺结核、肺间质性纤维化、尘肺等,其中支气管-肺部疾病约占80%~90%,胸廓病变约占10%~20%。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3.按病变部位分类:
中枢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中枢系统受损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可分为大脑皮质水平、间脑和下丘脑水平、延髓和脊髓水平的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器官的严重病变或呼吸肌麻痹等引起的呼吸衰竭。
4.按血气分析结果分类: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主要因通气不足所致,缺O2和CO2潴留都较轻。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主要因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缺O2伴CO2潴留。
总之,呼吸衰竭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其特点,但都有助于对呼吸衰竭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