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相关内容。
月经期肚子疼(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详细信息:
1.原发性痛经的原因:
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从而引起痛经。
子宫收缩:月经时子宫收缩,可能导致子宫内压力升高,刺激子宫肌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患者对疼痛过分敏感,精神、神经因素也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
2.继发性痛经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异位的子宫内膜可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粘连,从而引起痛经。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多发生于30岁以上的经产妇。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灶随月经周期出血,导致子宫肌层增厚、变硬,引起痛经。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导致盆腔充血、粘连,从而引起痛经。
3.痛经的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受风寒湿冷,保持心情愉快,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
药物治疗:可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酮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子宫收缩,缓解痛经。也可使用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前列腺素含量,缓解痛经。
手术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子宫内膜异位灶切除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等。
4.其他相关内容:
青春期少女:青春期少女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口服避孕药等方法缓解。如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应及时就医。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痛经需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出现痛经,应警惕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为功能性改变,继发性痛经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疾病有关。痛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