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肠炎一般不会变肠癌,但病史较长者癌变风险高,患者需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
溃疡性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肠炎一般不会变肠癌,但溃疡性肠炎病史较长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而且癌变多发生在病程中10~20年以上者。因此,溃疡性肠炎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同时注意定期复查。
以下是关于溃疡性肠炎的一些信息补充:
1.病因:目前认为溃疡性肠炎的发病主要与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
2.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3.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等。
4.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5.预后:溃疡性肠炎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缓解,但容易复发。部分患者可因病变反复发作,出现并发症,如大出血、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6.预防:溃疡性肠炎的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总之,溃疡性肠炎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同时注意定期复查,以预防癌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