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注意药物、心理、饮食、休息和复查等方面,包括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饮食调整、注意休息和定期复查。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针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物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
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每日1.5mg/kg,分次口服,用药12周后起效。
中药:肠胃速康方,针对慢性结肠炎之病机病理,通过水煎内服,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肠道病灶,快速缓解疼痛、腹泻等症状,进而修复肠道黏膜,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2.心理治疗:该病患者常有焦虑、忧郁、紧张、多疑等精神心理改变,严重者可予抗抑郁治疗。
3.饮食治疗:
应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多纤维的蔬菜,以及其他可能导致不适的食物。
腹泻患者应酌情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
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大蒜等,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应避免食用。
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
4.注意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患者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5.定期复查: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因、合并症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