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蛋白质合成等作用,但也有引起不耐受、糖尿病、增加肿瘤风险、影响甲状腺功能、水钠潴留、股骨头滑脱坏死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生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生长激素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生长激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
1.引起不耐受:少数患者注射后可能会出现不耐受的情况,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等。
2.引发糖尿病: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引发或加重糖尿病。
3.增加肿瘤风险: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4.影响甲状腺功能:生长激素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导致甲状腺素水平下降。
5.水钠潴留: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6.股骨头滑脱、坏死:由于会刺激骨骺端的软骨细胞增殖,导致骨骺板加宽,可能会引起股骨头滑脱、坏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副作用并非一定会发生,而且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生长激素,发生副作用的风险会降低。如果孩子确实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家长应该:
1.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
2.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生长激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3.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血糖、甲状腺功能、骨龄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告知医生孩子的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
总之,生长激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在使用生长激素之前,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其利弊,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家长也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