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位于脊柱两侧,与第四、五腰椎水平相对,其活动范围极小,病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骶髂关节炎、脱位、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骶髂关节位于脊柱两侧,在臀部上方、腰部下方,大约与第四、五腰椎水平相对。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相对构成,其上部宽而厚,下部窄而薄,女性的比男性的略宽。关节面凹凸不平,彼此结合十分紧密,关节囊坚韧,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固,所以骶髂关节的活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
骶髂关节病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其中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骶髂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病因不明,好发于20-50岁女性,与妊娠、分娩、内分泌、代谢和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原因包括感染、创伤、肿瘤、炎症性肠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2.骶髂关节脱位:多由强大的外力作用于骶髂关节,导致其错位。常见的原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等。
3.骶髂关节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骶髂关节破坏、融合,严重影响脊柱和下肢的功能。
4.强直性脊柱炎: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好发于16-30岁男性,病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
如果出现腰骶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孕妇、老年人、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群等,应特别注意骶髂关节的健康,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等,也有助于预防骶髂关节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