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严重可导致多种并发症,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监测和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主要症状有:
1.高血压: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血压较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30/15mmHg。
2.蛋白尿:单次随机尿蛋白检测≥30m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
3.水肿:体重异常增加(每周≥0.5kg),或全身体下水肿,或出现腹水。
4.头痛、头晕、视觉障碍、上腹部不适等。
5.其他: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并发症。
如果在妊娠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饮食调节、药物治疗等,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年龄≥35岁、有妊娠期高血压家族史、肥胖、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的孕妇,应更加注意孕期的监测和管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需要引起孕妇和家人的高度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