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是因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发的发作性气喘,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多有病史和体征。治疗方法为强心、利尿、扩血管,同时注意特殊人群的治疗方案。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强心、利尿、扩血管是治疗心源性哮喘的主要方法。
1.强心药物
地高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适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的维持治疗。
毛花苷丙:快速强心药,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时。
2.利尿药物
呋塞米:可迅速利尿,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水肿。
氢氯噻嗪:可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
3.扩血管药物
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硝酸甘油:可扩张静脉,降低心室容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4.其他治疗
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呼吸困难。
吸氧: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困难。
5.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等。
纠正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
6.并发症治疗
抗感染: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
心源性哮喘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在心源性哮喘的治疗上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心功能较差,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儿童的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在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孕妇在心源性哮喘的治疗上需要特别谨慎,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地高辛等。
总之,心源性哮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心功能、病因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