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结束后小腹痛可能是排卵性腹痛、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
月经结束后小腹痛,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排卵性腹痛:为月经中期的一种生理性腹痛,一般无其他不适,有时会伴有肛门坠胀感,这是由于排卵时卵泡破裂以及排卵后卵泡液对腹膜的刺激造成的。
2.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常在月经初潮后6~12个月发病,下腹正中阵发性痉挛样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继发性痛经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有月经失调、性交痛、盆腔腹膜炎等病史。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并引起的病变及症状。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症状,呈继发性伴进行性加重,还可伴有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
4.慢性盆腔炎: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还可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5.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当肌瘤较大时,可出现月经改变、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腹痛、腰酸等症状。
6.其他:如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也可引起月经结束后小腹痛。
如果月经结束后小腹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