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后出红点可能是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猩红热、川崎病或药物疹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婴儿发烧后出红点,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幼儿急疹:
原因:是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多见于6个月至18个月的婴幼儿,春秋两季多发。
症状:突然高热3~5天,体温在39~40℃之间,一般情况良好,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1~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退热、保持皮肤清洁等。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咳嗽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2.麻疹:
原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发热3~4天后出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呈充血性,压之褪色,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出疹后2~5天,全身症状及体温逐渐好转,但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可遗留棕色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
治疗:麻疹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在出疹期,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患儿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3.风疹:
原因: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风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后1~5天,全身症状及体温逐渐好转。
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果患儿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4.猩红热:
原因: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症状:发热1~2天后出疹,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一般于发热后3天开始出疹,皮疹于高热时出,体温降后皮疹消退。
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要注意卧床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5.川崎病:
原因: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
症状:发热5天以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充血性红斑,唇面红肿、干燥、皲裂,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草莓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治疗:主要是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如果患儿出现冠状动脉瘤等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6.药物疹:
原因: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症状:发热、出疹,皮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如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紫癜、瘀斑等,可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治疗: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物,多饮水或静脉输液促进体内药物排泄。轻型药疹一般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等,重症药疹需根据病情轻重及皮损表现选择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总之,婴儿发烧后出红点,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多喝水,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