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血的主要原因包括肛裂、直肠息肉、内痔、炎症性肠病、肠套叠等,还可能与食物过敏、肠道感染、肠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
婴儿便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肛裂:
主要因便秘引起,患儿排硬便后肛管受损,导致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肛裂。
除便血外,患儿还会哭闹、肛周疼痛,检查时可发现肛门局部有小裂口。
2.直肠息肉:
是小儿便血的常见原因,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
息肉通常为单个,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无疼痛,出血量较多,色鲜红。
若息肉位置较高,可能不会有肛门疼痛。
3.内痔:
多因患儿痔静脉丛扩张、屈曲形成,与便秘、腹泻等因素有关。
患儿一般无明显疼痛,出血量可多可少,色鲜红。
4.炎症性肠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可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溃疡,从而引起便血。
患儿可能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热、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5.肠套叠:
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儿童,是一种急腹症。
患儿会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腹部可摸到腊肠样肿块。
6.其他:
如食物过敏、肠道感染、肠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婴儿便血。
总之,婴儿便血的原因较多,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