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是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异位,也可能是病理性的,与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有关,需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宫颈糜烂不是病,实际上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宫颈糜烂样改变只是一个临床征象,可以是生理性改变,也可能是病理性改变。
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生育期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外观。
病理性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HPV感染相关,分为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低级别病变大部分可自然消退,高级别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多无症状,与宫颈糜烂的症状相似,中晚期常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其他:宫颈炎症、宫颈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也可导致宫颈糜烂样改变。
如果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如果是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是病理性柱状上皮异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与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有关,因此,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