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需结合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检查、B型超声监测、促黄体生成素(LH)峰测定等方法判断是否排卵。
排卵期出血不能明确说明是否排卵了,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判断。
排卵期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半天或几天,可伴有轻微腹痛或腰酸。排卵期出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并不能说明卵巢已经排卵,也有可能是已经排卵,或者是即将排卵。
如果想明确是否排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基础体温测定:在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早晨起床活动前将体温表放在舌下试表5分钟并记录下来,一直试到下次月经来潮。正常在月经第14天左右排卵,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持续12天左右。
2.宫颈黏液检查:排卵时,宫颈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排卵后宫颈黏液变得浑浊、黏稠,拉丝度差。
3.B型超声监测:在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监测,观察卵泡直径的变化,在排卵前4天的卵泡直径平均每日约增1.9mm,在排卵前卵泡成熟约17~25mm,排卵后卵泡消失,连续监测可见在排卵后9~10天卵泡增大。
4.促黄体生成素(LH)峰测定:排卵前LH峰出现,预示24~36小时内排卵,此方法可作为预测排卵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总之,排卵期出血不能说明是否排卵了,需要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如果有怀孕计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如果没有怀孕计划,在排卵期应注意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