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包括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好发于哺乳期,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还与年龄、乳房状况、哺乳方式、健康状况、内分泌因素等有关。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避免乳头损伤、正确处理乳房、注意饮食、注意休息和定期体检。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哺乳期,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以下是急性乳腺炎的一些常见原因:
1.乳汁淤积:
哺乳期女性的乳头易发生破损,使细菌沿着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乳头破损或皲裂,也容易使细菌经破损处入侵,引发感染。
2.细菌入侵:
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导致乳头周围破损,发生感染。
哺乳期女性不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导致乳头不洁,或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物清洗乳头,使乳头皮肤变脆,容易损伤而导致感染。
此外,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急性乳腺炎发病的因素:
1.年龄:哺乳期是急性乳腺炎的高发期,特别是产后3-4周的哺乳期女性。
2.乳房状况:乳房过度充盈、乳房外伤、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内陷等情况,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3.哺乳方式:不正确的哺乳姿势、频繁让婴儿含乳头睡觉等,可能导致乳头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
4.健康状况:哺乳期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患有感冒、发热等疾病,容易并发乳腺炎。
5.内分泌因素: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乳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乳腺脓肿,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哺乳期女性一旦发现乳房有红肿、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乳腺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对于哺乳期女性,以下是一些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建议:
1.保持乳头清洁:哺乳前后应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酒精等清洁剂。
2.正确哺乳:让婴儿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避免只含乳头而造成乳头损伤。
3.避免乳头损伤:哺乳时避免婴儿咬伤乳头,如有乳头破损应及时治疗。
4.正确处理乳房:如果乳房出现肿胀,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挤压乳房。
5.注意饮食:哺乳期女性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6.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提高身体抵抗力。
7.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乳房疾病。
总之,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疾病,通过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注意乳房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如果出现乳腺炎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